听书 - 江山多少年(番外)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全书进度
(共章)

第十一章

投推本书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分享到:
关闭

 八月二十,册封的诏书放出来,程小六与顾小幺做官了。

明经比不得进士,在金銮殿上百官面前领圣旨做官。同榜的明经三十人统一到皇城中万寿楼前听封,听封前与听封后各朝金銮殿方向遥拜叩头,叩谢圣上恩典。

进士分三等,一等五名,入翰林;二等十人,分往朝中各部;三等十五人,外放各州县。

明经分四等,一等五名,绶中书令史,正九品;二等五名,绶中书书令吏,正九品下;三等十名,绶门下书令从吏,从九品上;末等十名,绶秘书监楷字,从九品下。

听完封磕头遥拜完万岁爷爷,顾况在空地上自言自语地揣度:“书里常说七品芝麻官七品芝麻官,那这个从九品下算是什么官?”程适低声道:“就是芝麻尖儿那么大的官。”

宋诸葛在院子里放了一串鞭炮聊做庆贺,街坊四邻都晓得程小六与顾小幺考中科举做了官纷纷过来道贺,挤兑刘铁嘴摆酒请客,刘铁嘴摇头:“罢了,那么个小官,还没个守城的总兵大,不值得。”

朝廷的规矩,官员未有家室者,凡品阶在八品下的,一律在各部职衙门内安排住所。说是体恤官阶低的官员,其实是为了朝廷的面子。八品下的小官俸禄低微,买不起房子摆不起轿子随从的排场,穿着官服满街乱跑丢朝廷与皇上的脸面。明经一榜三十个,尽是十七八岁的风华少年,最老的一个年方二十四,因为乡下家穷,还没得有钱娶上媳妇。倒方便吏部安排,程适说,这便是所谓的一窝端。

八月二十一下午入处所,八月二十二上午到各司部就任。程适与顾况回家收拾包袱,顺便给宋诸葛与刘铁嘴看看他二人的新官服。

宋诸葛叹气道:“在朝廷做事情不比在家里散漫,需时时谨慎小心在意。皇城里是个官都比你们大,待上司要恭敬,同僚之间要亲近又不能太亲近。横竖你们这样的楷字,也没人拉拢你们结朋入党。只把谦恭有礼这四个字记牢。”

顾况与程适一一听着应着。顾况道:“先生,现在我好歹有个差使也有俸禄,以后别再起早贪黑的出生意。在家种种花养养鸟,等着我升了官有钱买宅子进去做太爷。”

刘铁嘴道:“太爷这一岔等你升了官再说,现下先好好的做分的差使。先生我是天生穷命,一天不说书急得慌。等哪天你做到穿红袍子的份上,再指望你享福。”

程适接口道:“到时候师傅哪天嘴急了想说书也罢算卦也好,我去请人,前厅里站一百,正厅里坐一百。前厅站的留着先生算卦,正厅的听刘先生说书。”

第二天中午吃了饭,顾况与程适在堂屋与宋诸葛和刘铁嘴磕头出门,背上包袱进皇城。

验牌入城门,看四周的高墙琉璃瓦,颇有些激动。从今日起,算吃朝廷饭的人了。

明经末等的十名楷字被安顿在秘书监西南角的一处院落里。三面厢房通连着回廊,一人一间。离书库不远。通事大人说,这样方便传唤。

程适与顾况两个末等末名住在回廊拐角最背阴的两间屋子里。屋子里各有床帐衣箱桌椅,吏部统一分发的被褥。顾况摸了一把被子,不厚。

院子里还有个厨房,雇了据说是典簿大人亲戚的老两口烧锅做饭。老人家年纪大了,口味钝,做出来的饭汤汁菜水都能拿去腌过冬的咸菜。十个楷字吃了两天,每人搂着一个茶盅过日子,在楷书阁里窜来窜去,一时添水一时跑茅厕。楷书阁里还有五个楷字,都是过了知天命年纪的花白胡子,上司楷书郎施大人年纪最老,也是明经出身,在秘书监做过三十年楷字十一年楷书郎,脾气甚好。几个老人家看年轻人心里喜欢,含笑看来来回回找水的跑茅厕的只当个乐子。也不忘记嘱咐一句,千万别被监丞大人瞧见,也别被校书郎与正字那拨人撞着。

进朝廷第一件事情,就是熟悉各种规矩。

熟悉规矩的第一项,便是将官阶大小与官服的品色一一对应记牢,方便见什么样的人行什么样的礼。九品到七品的小官穿青,六品至四品的官员穿蓝,三品以上的大员穿红。同色里颜色越深的官越高,超品的三公官服是紫红。

顾况与程适的这些学问源头是顾况隔壁的席之锦。席之锦是山西人,家里有亲戚走过买卖,十五六岁的时候跟亲戚去了江南江北几个地方,见的世面多,连说到朝廷的规矩都是一套一套的。顾况与程适虽然从小打不拢,但跟席之锦都很对脾气。所谓一见如故。大家常在一起喝个小酒。

喝第一顿的时候,顾况与程适将从九品下的楷书在朝廷里是什么地位晓得了个通透。用席之锦的话,是个人都比咱大。从九品的官服是淡青,帽子上连个帽翅都没有。皇城里帽子上没翅的只有打杂的、做太监的跟官阶在从九品下的三种。太监穿绿从九品下穿淡青,一个帽棱是方的,一个帽棱是圆的。

不过从九品下有个好处,其他品阶段的走路上都要留神瞧着过来的人比自己高还是低,楷字没这个顾及,只要见到帽子上带翅的一率拱手低头闪到路边,一定万无一失。

喝第二顿,席之锦告诉顾况跟程适还有另外两个楷字,朝廷里公认的几个对头。

最大头的,程太师和吕太傅是对头。所以程太师的小儿子秘书令程大人与吕太傅的独子抚远大将军吕先是对头。右丞与左相大人是对头;各省各部之间,中书和门下常不合,然后秘书监与翰林院是对头。

秘书监与翰林院都是掌文史的地方,两方的职司多有重复,所以皇上尚未亲政那会儿,有谏议大夫说秘书监的人员冗杂开支过大,提议废秘书监留翰林院,这是秘书监与翰林院不合的开端。

秘书监的品阶虽然远高于翰林院,但秘书令大人少监大人监丞大人是重臣子弟直入朝廷,从典簿到令史到知印到译史到典书乃至楷书郎大人都是太学出身或提拔上来的老明经。翰林院的人仗着自己是进士,第一瞧不起明经,第二看不上太学出身,说秘书监的人大多是靠了爹娘老子的官袍带子。其实连带着将秘书令大人与一起不放在眼里。

投推本书 /    (快捷键:←)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快捷键:→)    / 加入书签
 推荐阅读:潘神的宝藏(番外)锋芒他爱我美貌动人逆袭势不可挡(盛势)超级纯情高手恩赐你丫上瘾了丞相夫人狠嚣张医驭香国又一春张公案皇叔如意蛋桃花债师父很魅很妖娆大明第一狂士蛇妖夫君硬上弓春抄一受封疆
next
play
next
close
X
Top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